前段时间参与了一个论坛,期间希望集团刘永好先生作了一个非常有趣和形象的演讲,他说他是农民,养猪的,所以对养猪情有独钟,也因“猪波”心情跌宕起伏。农民最初养猪是为了积肥;后来猪肉涨价,有了“猪疯狂”;四川地震后,发现了“猪坚强”;但没坚强多久又因猪流感(猪肉大降价),出现了“猪恐慌”;好在后来给猪平反了,改成了AHIN1流感,我们养猪的又看到了“猪希望”;我决心将新希望发展成世界级的农牧企业,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到“猪发展”;我们希望全世界都能吃上安全的猪肉及相关产品,所以还必须有“猪安全”。我们可以从这一系列有关猪的发展变化中体会到经济和管理的波动,如果这些波动有一定周期性和规律性,利用之可有利于发展和管理;如果这种波动过于频繁和没有规律,那将是一种无常的变化,将是对管理的巨大挑战!
波或波动是扰动或信息在空间上传播的一种物理现象,同时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经济社会现象,如心理波动、股价、房价、油价等市场的波动。这些波动还经常会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扰动或事物在运动变化的发展过程中某些事物或特征多次重复出现,其连续两次重复出现的时间叫做周期。如经济周期,无论周期长还是短,每次出现时都具有与上次相近甚或相同的特征。许多事物发展过程中某些特征都会呈周期性变化,如化学周期、物理周期、生命周期、经济周期等。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也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过去常被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现在一般也叫做衰退、谷底、扩张和顶峰四个阶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或管理者们越来越多地关心经济形势,也就是“经济大气候”的变化。因为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既受其内部条件的影响,也受其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影响。所以对经济周期波动的了解和把握,有助于制订相应的对策来适应周期的波动,在波动来临时占据主动。
关注外部环境的周期性波动自然重要,但因当今世界快速多变,这种对波动的理解和把握日益艰难,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就是在大家庆幸经济长周期失灵的情况下爆发的。实际上,对事业发展起重要作用的还有自身事业波动的管理,或事业生命周期的管理。刘永好先生要做世界级农牧企业的事业定位,实际上既体现了他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分析,又反映了对自身事业发展的理解!
记得在很多年以前,我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研究时,与一位资深教授聊天时也谈到个人发展的周期性,每个人生可能都有巅峰和低谷,如李宁、刘翔、姚明等著名运动员,有运动成绩高峰期,也有伤病困惑期,还有东山再起期等等,问题是如何驾驭这些波或周期,高手往往能智慧地在波峰间腾挪翻转,使自己的事业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发展态势。无论什么事业,都有生命周期,从起始、发展、巅峰到衰落、消亡,那么,在什么时候引退、转轨就很有学问,虽然因人而异,但仍有规律可循。如等待事业衰落和消亡时,再探索新的事业,此时你会发现往日很容易获取的资源和支持失去了影踪,你自己的关系网络(社会资本)和人气与事业高峰时也不可同日而语,即使你可东山再起,你的人生必将具有很多谷底和起落,甚或由于难以再度起飞而长期徘徊在谷底一蹶不振。但也可以在每项事业还未到达高峰的时候,就居安思危,为下一轮发展做好准备,而且此时你有资源和人气,相对容易筹划和起步新事业,等巅峰到来时,新事业也已有基础和等待起飞了,这样你的人生将会在一定的高度上持续发展,而不至于跌入谷底或在谷底长期徘徊。如李宁从体育巨人转变成商业巨人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当然我们尚不知他对自己下一个事业波有什么准备。
实际上,无常的管理要比波动的管理更难!无常即没规律可循,管理者存在的价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大量无常的活动需要管理。既然无常,管理的逻辑是什么?不同于利用周期规律和经验设计应对波动的策略,而是以视野、智慧、能力为基础的相机行事,最大限度地做到主动、创造性地以变制变,或叫能动制变,甚至能动致变,造势或营造商机,从而保证管理目标相对稳定地实现!这个逻辑告诉我们,管理学知识、理论只具参考性和启发性价值,现实的管理依赖于管理者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这可能会成为管理的一个永恒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