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复一月,就业市场有日益回温的趋势。尽管先前因不景气而空出的职缺尚未被填满,自2010年二月经济状况跌至谷底以来,目前几乎所有的行业,工作机会都有增加。此外,从那时开始,就业市场还出现了很多新的工作种类。
现在,这种乐观的气氛开始扩散了。经济不景气时期没换工作的那群人,现在开始往就业市场里探水温,看看是否有适合自己的新工作。但在他们蛰伏着、等待景气回温的这段时间,就业市场已有所改变。如果你在一家公司已经待了五年以上,那你在寻觅新的工作机会时,就可能犯下一些会让你脱离正轨的大错误。以下所举的,正是这类的陷阱,以及避开它们的诀窍。
你对自己所值之薪水的期望太高。如果在过去五年里,你的薪水完全没涨,或是只涨了一点点,你可能会觉得不悦或心生不满。在经济不景气时期,薪水完全冻涨或涨个百分之一是标准的现象,且事实上,在这段期间,工资还紧缩了。在线薪资调查网站PayScale对今年第三季所做出的指针显示,按实际价值计算,美国人的工资下跌了7%。
现实的确很残酷没错,但你应该冷静下来,花长一点的时间思考在符合现实的情况下,你能要求到多好的薪资待遇。这可能比你预期的低很多。你可以用刚刚提到的PayScale或Glassdoor这些网站好好做些研究,或是你目标公司的网站也行。但如果你想要再获得更确认的信息,可以找猎人头公司的人问问,或是寻求你专业领域协会的协助,或是找那些刚找到类似你目标工作的朋友了解一番。找真人谈谈,他们会直接了当跟你说。
你还在用老派的方式找工作。过去的五年,征才布告栏已经走到了像报纸应征广告的老路。现在,人才召募者的人都积极的运用社交媒体,寻觅潜在的人才,而不再只是坐在那里,等人丢履历进来。如果你没在用社交媒体,例如LinkedIn、推特(Twitter),或是有个人的网页,别人可能就不会注意到你。
举例来说,安迪(Andy)在一家大型非营利组织担任营销资深经理,当他开始找新工作时,并没有花太多时间把自己在网络上的形象包装一下。他没想到他需要这样做。后来他的求职之路开始到处碰壁,所以他选择充实一下自己在LinedIn的个人网页内容。他尽可能把认识的人和同事都增加为联系人,包括供货商们,把自己工作成品的范例放上网,并找了一些人帮自己的成品背书。他抓紧机会充实自己在专业领域的实力,跑去上搜索引擎优化分析(SEO analytics)的课,并把这经历加在他LinkedIn的档案里,马上,他所有的联系人就收到他更新LinkedIn内容的通知。后来,安迪收到了很多封道贺的e-mail,且也因为交友圈更广了,最后还因此找到下一份工作。
你其实够资深,却表现得很菜。跟前一次在找工作的自己相比,你现在已具备更多的专业技能、阅历也更丰富。你应该把这些多长的经验与智慧表达出来,而不是只在旧版的履历里多加一项工作经历:好好想想要怎样定位自己。资浅的人往往会强调自己勤奋向上、活力充沛、学习速度快的一面,他们想方设法要在职场上闯出一条路,且对任何工作机会逆来顺受。而在职场上打滚比较久的人,则用经验老到、思虑周密、老谋深算、信用可靠、目标明确来包装自己。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而当觉得某份工作或某家公司不合意时,他们会用常识判断而说不。
如果你的资历不深不浅,或是已算资深职场人士,要记得别让自己的履历或面试技巧使人感觉你还很嫩。例如,比佛莉(Beverley)的工作的性质,让她的资历有被低估之余。比佛莉是一家医院的行政人员,她需要在强势的医疗人员间执行协调的工作。如果太向这群人自吹自擂自己的成就,她就不会那么成功了。不过在求职时,她必须多展现自己资深、工作效率高的那一面,而非自己人善、乐于助人的个性。幸运的是,她同时也投身业余戏剧表演,且有人指点她找工作时要「如在扮演女王般回答他们的问题」。她很顺利就找到了新工作。
你浪费时间在埋怨那些负责过滤求职者的人。在过去,多半是由人力资源部门的人负责过滤求职者的申请数据,但现在,有计算机软件专门帮忙筛选履历,帮求才的管理阶层依据期望的资格挑出合适的人选。在过去,要靠响应征才广告找到工作就够难了,现在的成功率更是低到不再低。你不知应该连络谁、不知道要找谁追进度,更糟的是,工作若没着落,不知道该指责谁。所以,别浪费时间怨天尤人,试着发挥你的创意。你可以直接写封信给公司的CEO(CEO),直接走进一家公司当面说要应征工作。我有个客户就是靠跟她的医生建立关系,才有机会接触到一家医院负责招募员工的经理;还有一个客户帮一间大学募款,他跟他的人事经理都是这间大学的校友。无论你的做法为何,记得别送礼物就是了。送礼物是个大忌。
你若仔细想想,一个已有五年没好好思考就业市场局势的人,跟外派到国外五年又调回来、或是因为照顾小孩而离开职场五年的人,是没有太大差别的。成功的要诀在于要预设很多事在这段时间已有所改变,然后小心的搜集信息,以了解这些改变为何,并保持耐心,发挥创造力让自己重新融入当前的职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