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若是培养正面积极的心态,在面临挑战时,就会有比较好的绩效。也就是如果心态正面积极,每项业务成果都会有所改进。但快乐可能是推动绩效的因素中,最令人误解的一项。
首先,大部分人相信,成功较快乐优先,他们认为「我一旦获得晋升,就会感到快乐」,或是「我一旦达到销售目标,就会觉得很快乐。」但因为成功是变动不定的目标,你一达到目标,就会把目标再度提高,而成功带来的快乐也会快速飞逝。
另一项常见的误解是,我们的遗传、环境,或是两者的组合,会决定我们的快乐程度。可以肯定的是,这两个因素都有影响力,但一个人的幸福感,是出奇地具可塑性的,你培养的习惯、与同事互动的方式、如何看待压力,这些全都可以控管,以提高你的快乐程度和成功机率。对企业来说,快乐的员工意味着更好的获利。
生活满意度量表是一项经过严格测试,并广为人接受的衡量标准,根据2008年盖洛普海斯威斯(Gallup Healthways)的研究显示,在生活满意度量表得到低分的员工,一个月平均多了1.25天待在家里,等于每年减少了15天的生产力。在一项服务部门的研究中,珍妮弗.乔治(Jennifer George)和肯尼斯.贝腾豪森(Kenneth Bettenhausen)发现,在生活满意度量表得到高分的员工,更有可能从顾客那里得到好评。此外,盖洛普的研究人员发现,员工生活满意度分数较高的零售商店,每平方英尺空间创造的获利,比其他商店多21美元,整个连锁企业的额外利润因此增加3,2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