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架构之所有更有效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领导人已不再借助家族成员或亲朋好友来管理旗下各家公司,而是建立正式的管理层级,称为「集团中心」,这是以集团董事长办公室为核心而建立的。这项机制协助聪明的的企业集团找到更多机会,并善用那些机会,而同时又能维持集团的身分识别(identity)与价值观。所有中心可区分为四种类型。有些中心既不关心身分识别,也不关心战略,他们属于「在外地主」(absentee landlord)。根据我们的经验,拥有这种类型中心的集团,长期的生存能力堪忧,除非拥有极具魅力的大股东,或是高级管理阶层,可以奇迹般地弥补中心不够主动的缺点。而属于「部落领袖」(clan leader)类型的集团中心,则将重心放在身分识别工作上,却忽略战略工作。这类中心会维持集团的身分识别,将各关系企业结合在一起,并保护集团名誉,但不太用心协调各家公司追求成长机会。这类集团中心没有提出共同的战略愿景,也无法让关系企业合作推动新计划,因此,部落领袖型的集团中心无法展现隶属同一集团的价值。这通常也会让人质疑,大股东的控制权是否具正当性。属于「创投资本家」类型的集团中心,会尽责地打造集团的战略、寻找机会,并协助关系企业因应资源和领导人才方面的挑战。
但是,这类中心并没有培养及传达一个共同的身分识别,因此,无法以集体目标来激励关系企业,也无法用集团品牌,来支持旗下的公司。第四种类型的集团中心是「传道建筑师」(evangelical architect),同时致力于身分识别与战略工作。这类中心采取推动一些行动计划,以提升集团的绩效,以及延长企业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