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虚拟工厂

简介

定义

所谓“虚拟工厂”是指产品全部外包给其他生产厂家加工制造。通过虚拟工厂模式,不仅能节约大量的生产基建投资、设备购置费用以及人工费用,而且能充分发挥其他厂家更强的生产能力。耐克公司是全球虚拟工厂模式的先驱。耐克公司将产品的生产加工任务外包给东南亚等地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这些地方的劳动力成本极其低廉,从而使耐克公司获得了较大的竞争优势。虚拟工厂模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工序外包制造;第二类是定牌制造,又称OEM制造;第三类是定牌设计制造,又称ODM制造。

MBA百科里对“虚拟工厂”的解释有以下定义:

定义1 虚拟工厂就是指在虚拟空间的虚拟现实工厂把输入变换为输出的生产功能仿真(模拟实验、模拟现实)的全部行为。具体来说,就是在计算机内的虚拟空间仿真生产现场(模拟现实),在虚拟世界设计、制造、检查产品,用虚拟控制生产全体的方法,它是理想地控制现实在生产过程的全部行为。这是广义的解释。

狭义来说,可以认为:虚拟工厂是在计算机内的虚拟空间使工厂建模,考虑现实工厂的状况使虚拟工厂运行,进行动画处理的仿真功能,实现虚拟工厂需要三大技术:虚拟生产技术;由现实工厂获取信息的技术;由虚拟世界控制现实的技术。实现这些技术的手段,涉及到计算机图形学、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现在已研制出虚拟工厂和最先进的工具QUEST,虚拟工厂是信息系统整体的有机结合。在虚拟世界,从三个侧面来模拟生产的仿真器,为得到最优解的数据库,选择用的专家系统。在现实空间,把由仿真器验证的数据和加工指令送给现场的机器,调度器根据生产计划无误地进行生产,现场机器的控制采用了遥控机器人技术的传感技术,由直接与仿真器相连的遥控操作完成。虚拟工厂化有节省空间、扩大生产面积、缩短生产时间、省人、减少库存等优点。

定义2 虚拟工厂是指生产活动不全在一个工厂内进行,而是使一部分生产活动由作为战略联盟的供应商或伙伴企业完成的一种生产方式。这里的虚拟工厂是正确使用生产功能以外的资源,把原材料和零部件转化成客户所需要的价值,将供应商、营销与销售、工程师、甚至是客户的各种资源动员起来,加以提升、利用从而实现生产任务。 耐克公司是全球虚拟工厂模式的先驱。耐克公司将产品的生产加工任务外包给东南亚等地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这些地方的劳动力成本极其低廉,从而使耐克公司获得了较大的竞争优势。虚拟工厂模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工序外包制造;第二类是定牌制造,又称OEM制造;第三类是定牌设计制造,又称ODM制造。

理解

理解“虚拟产品”应该从这样几个层面入手[1]:

(1)以单一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为管理对象,不再是市场细分的概念,而是把每一个客户都视为具有独特需求的对象。这种个性化需求是具体的,非概念化的,是根植于客户的具体 业务活动而产生,并通过客户的交易信息、非交易信息、历史信息、实时信息和未来信息体现出来的,需要如客户的保姆一样设心处地的体会与交流来发掘。

(2)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并不能直接传递给生产者。因为生产者与客户使用的不是同样的语言,关注的不是同样的东西。在客户眼里看到的是能够解决它的问题的功能,在生产者眼里看到的生产这种产品的材料、工艺、设备、工装、工时等“人机料法环”诸因素。因此需要一个“中介转换器”来作为翻译者。

(3)把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与相应的生产能力组合这类信息和知识提炼为一个客户和生产者都能力理解的概念,就是“虚拟产品”。这个虚拟产品是实现客户与生产者对话的共同语言,或者说是一个界面。

(4)“虚拟产品”所标识的生产能力需要经过“抽象”,形成不同的“家族”,不然就显得在杂乱无章。抽象后的生产能力单元被归类,同类能力单元具有可互换性。但是还需要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那就是在具体履行订单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客户的个性化要求,并内化到对能力单元的具体要求之中。由于一个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不是对应一组固定的能力单元,而是分布在不同资本主体之中的能力单元组合,而不同客户个性化需求被分解后也能够提炼出相似点,把能够满足这些相似性的需求的能力赋予特定的能力单元,对于这个能力单元来说,个性化就变成了规模化,特殊要求就变成了常规。“虚拟产品”这个中介就具有把个性化与规模化相统一的神奇功效。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与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能力单元组合以及相应管理信息通过系统不断内化到“虚拟产品”中,客户就相当于在供应网络上拥有一个针对自己特殊需求的“专属工厂”。“虚拟产品”越是成熟、信息越是丰富,对客户与能力单元的“粘性”就越强。

(5)客户的实际订单通过“虚拟产品”激活一组能力单元组合,即时履行客户的个性化订单,从而实现个性化、及时性和低成本的统一,而这三者的统一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谈到这里,大家应该看到了,“虚拟产品”不仅仅是供应网络的秩序之源,它还是做为平台经营者的财富之源,是作为网络平台的生命力所在。深刻理解“虚拟产品”,就找到了个性化需求时代的一把经营金钥匙。有趣的是,第一个网络联结生产系统在上线运行后曾遭到一位新任总经理的抵制,并在业务活动中部分篡改为单一工厂计划逻辑,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就出现了与北牛案例相类似的乱局,并在恢复“虚拟产品”逻辑后一周内得到根本好转。这也算是对网络联结生产系统的一次破坏性检验。

哈工大的“虚拟工厂”

哈工大的“虚拟工厂”[2],就是哈工大生产技术中心。这里没有机器的轰鸣,没有鼎沸的人声,把设计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它靠的是悄无声息的因特网。 在哈工大记者看到,欧洲最大的模具设计公司———德国海拉公司将一种模具的概念通过网络传到哈工大的计算机上;中心的技术人员通过网络与德方讨论后,开始设计;还是通过网络,中心就生产问题与联盟厂家,如哈风华机械厂等加工企业进行分析,将需加工的产品设计和制造数据传到联盟企业进行加工;而下一道生产环节———另一家联盟企业也同时做好准备,等待下一道工序的生产指令;产品组装完成后交给用户。全部的生产过程都通过网络实现。 该中心的主任王刚说,“虚拟工厂”的最大优势是灵活性、敏捷性。例如我们组成一个动态的生产联盟,产品生产完成后,动态联盟自动解体;当我们有了新的产品时,又可以组成新的动态联盟。这种快捷反应机制,更能适应国际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据了解,该中心目前只有20几人,但却可以在全世界组织生产,目前他们已与德国、日本成功合作开发产品。 据统计,目前我省有近400台加工中心,分布在100余户企业中。省经贸委的负责同志说,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虚拟工厂,把这些加工中心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以提高我省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迎接即将到来的WTO的挑战。 遗憾的是,目前哈工大的虚拟企业一年的产值还不到二百万,还不能形成规模以带动全省的制造业。这棵小苗要长成参天大树,形成产业化,还需要给予政策、资金的支持。 “虚拟工厂”与敏捷制造 在国际上,虚拟企业也被称为敏捷制造,它代表了21世纪国际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它由美国于1992年提出,带动了全世界制造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在我国,一些发达省市的部分企业也采用了敏捷制造模式。 敏捷制造强调提高企业对多变的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敏捷性),通过把动态灵活的虚拟组织机构,将企业群体中的经营管理、技术和人进行高度集成,使企业能从容应付快速变化和不可预测的市场需求。哈工大生产技术中心是我省敏捷制造的雏形。

相关产品: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